來到城南
來到荷花池
跟著大師眼光
看荷塘
從新芽初露
到捲葉舒展
從含苞待放
到滿池嫣然
終至花瓣凋落
殘葉枯蓬
再跟著大師筆墨
揮灑勾勒
荷葉的正、側、俯、仰
荷花的開、合、露、藏
荷顏躍色總有時
花期流轉各顯姿
大師墨筆存荷意
千載揚名永傳世

【荷花】


大千畫荷花筆法簡約
大片留白的空間構圖
傳達一種輕鬆
自然的氣氛
新葉、花苞
與殘留三兩花瓣間的對話,
單純美好
充滿想像

《沒骨荷》 典藏編號:75-03632


張大千的花卉創作常以「清妍艷麗」為主,而其中荷花猶適合於沒骨寫意。此幅沒骨荷花,荷葉平平,花瓣則姿態曼妙,濃淡得宜,有清妍之趣。淡藍色水墨底韻,更映襯出荷花出水,亦或仰望藍天時的昂然俏麗。

《墨荷》 典藏編號:75-03651


此作的飛白刷筆,俐落地使荷花躍然於上,其中的寫頁更是精采輝映。「書」姜白石〈念奴嬌〉:「嫣然搖動,冷香飛上」詩之下句,而以「畫」表現上句「嫣然搖動」之意境。下筆雖用側鋒而力量仍極凝聚。左下角的濃墨水草,則更是適度地平衡虛實結構上的動靜關係。

《月下荷》 典藏編號:75-00132


此畫盡顯張大千書畫雙絕的深厚底韻,原本畫面上大片墨跡而稍嫌含混不醒目的景域,一經題跋點出月夜與字體的揮灑提攜,反生朦朧之意。本畫題跋的內容意義及書法行氣都極重要。字與畫的關係,不止在意境,也在於結構的巧妙交集。

《荷花》 典藏編號:75-3580


此作前景中的荷花之瓣與蕊都向四面舒展。荷葉的淺淡花青,隱約似雲。花瓣的幾抹嫣紅,頗有出水之意。有簡單的沒骨寫意,又不失物理結構的邏輯。把盛開和含苞待放的荷花並呈,一方面涵蓋生命歷程的流程列序,另一方面也在收斂與綻放的筆觸中彼此映襯與呼應。

【荷葉】


大千畫荷葉
粗曠有力的筆法
與濃重的墨色
透過具生命力的
花、葉、梗連結畫面
充滿花與葉
之間的律動豪放美感

《水殿暗香》 典藏編號:75-03641


此畫為張大千1962年旅居巴西時所作,以橫卷形式來表現荷花的百般樣態,畫面生動緊湊,更無單調重複之筆。全畫以不同深淺的渲染墨色,傳達出荷葉不同遠近的空間感。構圖上更展現出巧妙的虛實關係,將荷花枝葉的生機蓬勃,表現得盡致淋漓。

《墨荷》 典藏編號:27083


張大千畫荷極重荷幹。他說:「荷幹在畫中最為重要,等於房子的樑柱。畫從上而下,好像寫大篆般。要頓挫而有勢,有亭亭玉立的風致。」
在大千曾經收藏過的石濤〈花卉人物雜畫冊〉第四頁畫中,可以見到石濤將荷幹與水草的長短墨線,做了不落俗套的穿插組織,就如樑柱支撐全局。由於交錯得宜,成為欣賞時的一個重點。
張大千這件墨荷,更進一步。經過「一夜西風」的荷幹、水草不僅彼此粗細交錯,更與荷葉的面狀墨塊做出層次豐富的搭配。

《墨荷四聯屏》 典藏編號:75-03647


描繪夏日荷塘通景。寫「正、側、俯、仰」的荷葉,和「開、合、露、藏」的荷花萬千姿態。構圖井然有序,不流於纖細瑣碎,不僅各屏的布局能獨立成畫,兩相連屬或聯屏整體也是一完整的大結構,氣勢磅礡如臨實境。此巨幅大作,是張大千於敦煌臨摹佛教壁畫時得到的啟發,畫幅堪稱歷代畫荷之最。

《墨荷》 典藏編號:75-00133


八大山人與石濤的筆墨是張大千一生的資源。在這幅大千79歲的墨荷作品中,仍然可以看到張大千運用八大物象造型,彼此朝挹呼應,經營畫面虛實動靜的手法。
在吳昌碩題,張大千曾收藏過的八大〈荷花雙鳧〉畫中,由外緣兩側向畫內舒展,超乎想像長度的荷梗線條,被大千巧妙地轉用在自己的作品裡,產生特殊的結構和情境。八大的線條曲線柔軟而筆勢綿裡裹針;張大千則改為挺勁凝鍊,寫意瀟灑中仍有梗、葉姿態造成的裝飾性。張大千加強的畫作「線」「面」之交錯穿插。石濤「先淡後濃」的墨法,化為張大千破墨結構,豐富了乾濕濃淡的層次。

《墨荷》 典藏編號:75-03648


這幅張大千的《墨荷》勾勒出荷花造型的多元各異,在俯仰生姿中,透過畫面中央的大片荷葉,尤見對肌理脈絡的關心。在觀察入微中,仍盡顯寫意的妙境。不但寫出荷花搖曳的風情,也使豐富展現筆墨結構的變化萬千。

【潑墨】


大千潑墨荷花以濃重墨彩
大片灑脫潑灑畫面
多層次的水墨變化空間
巧妙營造荷花
與荷葉間的自然融合

《潑墨荷花》 典藏編號:75-03557


張大千於60年代後開創新現代水墨繪畫之潑墨潑彩風格,成功的轉化中國古典繪畫,融會時代發展之新氣象與新元素。不僅突破古人畫荷的限制,還運用青綠潑彩來表現氣勢奔放的生動情緻,同時開拓了中國花卉畫的新境地。